所有的博客帖子 (195)

掌笔记(35):杂忆与杂写

中午坐在火车上,一边翻这本杨绛的《杂忆与杂写》,一边用眼睛瞄着邻座的女孩儿用IPAD打麻将,一边瞄着前排的小伙用IPHONE4S玩愤怒的小鸟,一边自惭形秽地摸着张大春的《小说稗类》的封皮,一边自我安慰着精神贵族日渐没落的虚荣心。。。。遗老遗少恍如隔世的遗弃感失落感代沟感,茫然而又油然的滋生出来。即便是KINOKUNIYA书店卖相挺括的蓝色手袋,也不能烘抬出几册薄书的身价。颇有几分庸俗地,我开始计算起这几册书的价钱来。我在想,愤怒的小鸟在APPSTORE里,也不过$5。99就可以下载个全套吧。我就这么轻蔑地,从鼻孔里喷出气来。同时,也在座位上端了端,把《杂忆和杂写》翻开。

 

看杨绛的《杂忆和杂写》,"思绪“纷沓,且从容地来回穿越手中的黄卷而最终随着车窗外倒行的风物飘向远处。在火车上,我只读完其中的一篇《赵佩荣和强英雄》,读完觉得写的真好。当然,这个”真好“是我能看出来的”真好“,也就是说,这个”真好“就像一件华美的红袍,刺眼醒目,但我依然能透过帛丝锦缎细小的折痕看见花纹背后细密的针脚,我依然看见了那只无形的手,一句话,我还是认为这样的”真好“,是露了痕…

继续

john添加于2011 年10月31日10时25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34):何为写作?

我是读了孙甘露的《像奈保尔那样谈论奈保尔》,才决定买了奈保尔的《作家看人》。孙甘露对奈保尔这本书的评价是:“这部猛一看东拉西扯的书,紧密的令人窒息。”



我呢,前面说了,在这本东拉西扯的书里,实在是没看出东拉西扯以外的“紧密”,我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看这本书,看来看去,看见的也是支离破碎的零散,看来看去,看见的也是丛林里旁逸斜出的分叉小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飞溅的浪花而觉着琐碎和无趣,终究却忘记了大海惊心动魄的美。。。。好在有甘露的这篇,为我们做向导,为我们撇去浪花。我就全然跟随着这篇《像奈保尔那样谈论奈保尔》,来想象着像孙甘露那样谈论奈保尔。话说在头里了,这篇二手的文字会谈到奈保尔,但他的源头却不在奈保尔那里。



(好在我们写字,从来都不是在单单谈论作家,而只是从不同角度来谈论文学,来谈论人。)



沃尔科特是和奈波尔同属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岛的一位大诗人。



沃尔科特的诗句:“暮色中划船回家的渔民意识不到他们穿越的静寂。”…



继续

john添加于2011 年10月29日9时11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33):米格尔街

吃饱了撑的,随便说两句,说完就去散步。

 

前两天翻得一本小书,奈保尔的《米格尔街》。奈保尔尽管得诺贝尔奖多年,手头也有几本他的长篇,但一直都没怎么关注这个特立尼达的印度裔作家-----当然后来算是移民英国,身份就更加的多重,这里先按下不表。后来看了孙甘露写的一篇相当玄虚的文字,介绍奈保尔的《作家看人》,评价相当那个,就说是很推崇。孙甘露的眼力我还是信的。去年回国,就从当当上邮购了一本,然后中国国庆期间,就拿了这本小册子,作为游览间隙的卧读本。看下来的结果是-----要说我还是读的挺认真的,临行前,还特意在书里夹了一支铅笔,准备划划下划线兼做眉批之类------结果呢,不知所云。云里雾里,大脑缺血。总之,没看出什么好来。或者说,在看出好来之前,就已经疲劳了。这就放下了。后来这本书也带到了悉尼。还摆在书架上,弃妇一般,默默地接受着我偶尔的注目礼。

 

但还是不死心。原因还在那里:甘露的眼力我还是信的。原因未消失,心就不会死。走之前,又从当当上订了一本他的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这本书16开本,共217页,精装本,王志勇的翻译,…

继续

john添加于2011 年10月22日7时34分am — 无评论

外婆(二)婚约

大丫头行七,是赵老爷唯一的掌珠,赵夫人是赵老爷的正房妻子,却不是第一个女人。

赵老爷是独子,是赵老太爷44岁时生下的儿子。赵老太爷一生传奇,据说年少时跟随太平天国翼王,败走后回到家乡,带了一包裹的财宝,买了半乡的土地。一夜间暴富的赵老太爷待人刻薄,脾气暴躁,42岁才娶了个膀大腰圆的老姑娘为妻,虽说家财万贯,家中却不用下人,三间大房空空旷旷,老婆对赵老太爷很是惧怕,日夜操劳,儿子8岁时,就一命归西了,村人谁也不敢给赵老太爷说媒了。

赵老太爷不识字,家中田地多了,要个算账的,于是给8岁的儿子寻了个夫子。儿子倒也聪明,不出一年,算盘拔打得很顺溜了。儿子12岁时,赵老太爷发现夫子教儿子背书,听了许久,第二天就把夫子赶走了,把儿子带到地头干活,儿子17岁时,赵老太爷托人寻了个20岁的姑娘与儿子圆了房,同年,小小的赵老爷成了父亲,赵老太爷成了爷爷。赵老太爷依然是家中权威,房子加盖了一进,没名没份的“儿媳”既要下地干活,又要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很是辛苦,赵老太爷的第二个孙子出生不到两个月,孩子妈就死了,两条光棍不懂带奶娃,奶娃在六个月时染了病,一夜就去了。祖孙三代闷了…

继续

猜吧添加于2011 年9月7日5时37分pm — 8 条评论

掌笔记(32):谈小说(之三)

早上说到时间性的艺术,中午送闺女去上钢琴课,完了想着要去HURSVILLE的中药铺买点公丁香和白木耳,出了WESTFEILD的大门,往FOREST…

继续

john添加于2011 年8月28日11时44分pm — 1 条评论

掌笔记(31):谈小说(之二)

有着生活质感的戏剧性。昨天在写谈小说(之一)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到这样一个定语:有着生活质感的戏剧性。而且写这一句的时候,倒还是反复的斟酌了一下,并非仅凭语感信马由缰的跑马,“跑”出来的这么一个断语。就说是“走大脑”后说出来的这么一句话。

谈到戏剧性,似乎是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文学或者小说或者电影甚至也包括音乐,凡是叙事性的艺术----我把它们统称为时间性的艺术,与之对照的是绘画,建筑,雕塑,包括各种视觉艺术,则基本上是空间的,确切地说电影介于两者之间,而偏于叙事----这些叙事性的艺术没了戏剧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当然有的写得很先锋也很深沉的作家,他们是不这样认为的。

小说是伟大的谎言,文学是有说服力的编造,是有生活质感的戏剧性。略萨在谈到小说的说服力时说:“小说的说服力(在于):缩短小说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在抹去二者界线的同时,努力让读者体验那些谎言,仿佛那些谎言就是永恒的真理,那些幻想就是对现实最坚实、可靠的描写。这就是伟大小说所犯下的最大的欺骗行为:让我们相信世界就如同作品中讲述的那样,仿佛虚构并非虚构,仿佛虚构不是一个被沉重…

继续

john添加于2011 年8月28日3时02分pm — 1 条评论

掌笔记(30):谈小说之一

汪曾祺晚年的小说,写的淡而又淡,淡至无味,近乎扯淡。他的夫子自道是这样的:

“。。。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

 

我读到这段话是经过林斤澜的转述。上午下午各得一个小时的空闲,圈在藤椅里读林的《矮凳桥下的时光》,读到这篇谈小说的文章。其间还有汪曾祺的一些宏论,比方说:“。。。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比方说:“我以为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

 

等等。

 

不知道汪是怎么写小说的。汪的散文读了不少,倒基本上都是偏于叙事的。---顺便说两句题外话:觉得好的散文一定得是叙事的,越老越觉得抒情的空洞,以及用散文抒情的累赘----这些还是让给诗歌吧,那种语言冲刺的快感,是多么的适于苦恋,殉情,和内心深处那一声怅惘的“啊!”。另一方面,觉得如果自身经…

继续

john添加于2011 年8月28日12时44分am — 3 条评论

三个司机

第一个:从香港大学到海洋公园

我带着女儿,另一个妈妈也带着女儿,一行四人,坐一辆出租车正好。

从香港大学到海洋公园,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上车之后,司机大叔不说话,我们说着自己的家乡话,一路很平安。那个妈妈比我谨慎,对这陌生地总有些不放心,于是问了很多下一个去处的路程以及方式。司机虽然平淡,倒也愿意说,我们对司机平添了好感。下车时,我们按表付费,大约是81元,还有几毛钱,我们付了82元,这零钱,不找也罢了。不料,司机大叔喊住我们,说还差3块钱。我们愣了半秒,然后想起南京的出租车要付两块钱燃油附加费,深圳也是,于是我一边给钱一边歉意道:你们这里是要三块钱燃油附加费啊,我们不了解,不好意思。司机大叔脸上表情有点古怪,但终究什么都没说,把钱收下,开车走人。我与那位妈妈说,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给别人添麻烦啦,那妈妈安慰说,也不是故意的,给了就好,人家也懂。我们也自开开心心进了海洋公园,带孩子疯狂,这事就丢脑后了。直到遇见了第二个司机。

第二个:从海洋公园到太平山顶

夜色晚了,打车没有遇到我们设想中的交接班堵车,很快就带着孩子上了车…

继续

猜吧添加于2011 年8月24日2时01分pm — 4 条评论

过眼录(2):《最爱》

继续

john添加于2011 年8月20日5时03分pm — 2 条评论

好玩的李娟

好久没去图书馆了。一去就发现多出好多新书。可也有些旧书怎么都找不到了。比如《读库》,原本就在散文最靠外面的那个架子上,可是前前后后都找到外国文学都找一本《读库》。谁知找到一本《阿勒泰的角落》。旁边的架子瞥了一眼,一不小心发现了《天香》,心知是新出的书。虽然家里连买了两本《收获》(天香出单行本前是在收获首发的),还是忍不住抽了出来。在书架旁边的桌子边找了个位置看起来。每看不过两页准会咯咯地笑一阵。我说的当然是阿勒泰那个小女子写的书。阿勒泰大得很,角落里藏了这么个让我惊为天人的小女子。



别以为她篇篇写得这么好玩日子过得多么舒坦,在哈萨克游牧地区迁徙辗转,跟着母亲靠卖杂货和做裁缝过生活,不易着呢。可即便是这样,李娟怎么就那么好玩呢。



一个汉人家庭,生活在语言不通、山高水远的北疆地区,想卖出一件货物跟比登蜀道难度还大:“你得给他从货架这头指到那头:‘是这个吗?是这个吗?是这个吗?是这个吗……'再从最下面一层指到最上面一层:‘是这个吗?是这个吗?是这个吗?是这个吗……’折腾到最后,对方要买的东西也许只是一毛钱一匣的火柴。”生意也是一阵一阵的,淡季的时间比旺季的… 继续

xintian添加于2011 年8月16日9时18分pm — 7 条评论

善行照亮未来

今天在博客上看到了一个留言,我很开心。这是我写了《谁能帮助18岁北京女孩李雪?》这篇文章以后,得到的第一个成功帮助李雪的回应。(博客地址请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716a40100sme3.html#comment1

21918232642011-07-04…

继续

xintian添加于2011 年7月5日8时35分pm — 1 条评论

谁能帮助18岁北京女孩李雪?

今天翻看《南方周末》的时候看到了一篇报道:《像影子一样活着:超生“黑户”的18岁人生》。通过报道上留下的李雪微博地址,找到了@xiaoxue永不放弃。随后我在李雪的微博后留言:小雪,你的爸爸妈妈非常的伟大。他们养育了你,给了你生命。还一直为了给你上户口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相信,计划生育政策(一胎化)一定会终结,你一定能获得你应该有的户口!我会关注你的。小雪,加油!

 

李雪很快回复了我。我又问她:小雪,我帮不了你上户口,但是你生活中需要什么帮助吗?需不需要书籍?文具?现在在家也是可以学习知识的。你一定不要放弃学习。看到你会用电脑,我真的很高兴。

李雪回答:谢谢您的关心,我只是在学习上有些困难

于是我在微博上发出倡议:提议北京的网友,如果有可能,能不能自发地寻找一些志愿者,帮助小雪学习?即使不能上学,也不能放弃学习的权利。

 

我也联系了一位在北京的朋友。请她帮忙想想办法。同时我在网上搜索了关于李雪的其他报道,其中包括三年前冰点的报道。地址如下:…

继续

xintian添加于2011 年6月17日5时21分pm — 5 条评论

纠结的小升初(上)

昨天,很热,三十五度的反常天气,烈日下,热气从脚底升起,有些烫上脚踝,烫上腿肚子。

从单位一路奔出来,穿过小巷,找到了著名的“书人培训”。

年轻气盛的姑娘玉指一挥,我乖乖地找到一张表格,填上女儿的名字,填上我的电话号码,姑娘问,你是新生?五升六?这时候来报名?没有学过?我一一点头。姑娘有两秒钟的愣神,抬眼看了看我,手上流畅的动作也停滞了,没学过就直接来报名?五升六,很难的哦。我跟你说哦!姑娘很强调“很难”两字。眼睛盯着我,我只能说,好好好,我知道。于是姑娘手一伸,给我七百块。递上七百块。姑娘摔给我一张卡,这是什么?我看不懂这张卡。姑娘盯着电脑,麻利地输入信息,回我“学籍卡,以后来报名,凭这张卡”,哦,了了。跟着又摔给我一张发票,一张单子,凭单子来上课啊。玉指再一挥,把我指到了另一边。

同样也是一个麻利年轻的姑娘,指挥我填另一张表格,然后捧了三本书给我,给我七十六块,我打开钱包,数了七十六块。可以了,姑娘点着钱,头也不抬。于是,捧着三本书,出门了。

776块,3本书,这几个数字,让我把女儿送进了奥数奥语培训班。…

继续

猜吧添加于2011 年6月10日6时20分pm — 3 条评论

纠结的小升初(下)

按照教育部规定,小升初禁止考试,一律就近入学,这就是施教区与九年义务制教学的“就近入学”法则。目的是把孩子从考试中“解救”出来。

多么美好的世界,多么美好的规则啊。

事实上呢?取消小升初的考试后,考试场地从学生考场转到了家长阵地。为了能让孩子在不考试的情况下,升入优质的学校。家长们竭尽能量,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择校比拼。

树人、南外、玄外等等这些好学校开始列出一张张单子与条件。首当其冲的是奥赛成绩,奥赛成绩是唯一门槛,也是最有用的扣门砖。一般来说,家长从二三年级开始就要进入“书人培训学校”,在那里参加一轮又一轮的考试,夺得五星学员称号,就拥有了这些学校的入场券(有了入场券才有被选择的资格,有了资格才可以参加这些学校的选拔)。然后在一系列的考试中,会有那么几次是这些学校的摸底考试,如果幸运地通过了,那就成了优录名单中的一个。所以,在书人参加培训,学习是其中一项,拥有被选拔的资格才是最最重要的。我没有做过相关统计,但是身边潮水般的人涌向书人,可见书人有多么吃香。这是我到书人去报名的动因之一:拥有考试资格。

以上是肉博上阵的家长,如我…

继续

猜吧添加于2011 年6月10日2时20分pm — 14 条评论

与孩子的天性合作——一个德国志愿者在中国的素质教育实验

与孩子的天性合作——一个德国志愿者在中国的素质教育实验



文:双城



儿子4岁的时候特别喜欢画画,给他一摞纸他十几分钟就能画上二十来张。他的画胜在线条流畅、自如,虽然画面简单,却忠实地反映着他眼中的世界。他想到树就画树,想到车就画车,就连生活中的一碗米饭、一串糖葫芦都是他画中的题材。既然如此,我们给他在幼儿园报了绘画的兴趣班,每周都有2次,跟着老师学画画。可是,学了1年以后,儿子对画画再也没有从前那么大的兴趣了。他每个星期都带回家一张画,看起来画面很丰富,颜色绚丽,但那都是对老师的模仿。让他画画时,他总是画学过的东西,每一幅画都是固定的画法,就连笔画顺序都是固定的。除了学过的东西,他很少画别的东西。我们让他接受素质教育,结果是年仅5岁,他的想象力已经失去许多。



我开始为儿子未来的小学教育忧心忡忡。哪里能得到真正的素质教育呢?重点小学每个班都有四五十名学生,老师照顾得过来吗?因材施教难免沦为空话。小班化的普通小学,教学质量能否保障?本市倒是有几所以素质教育著称的民办小学,但是十比一的招生比例令人望而却步。为了得到素质教育的机会… 继续

xintian添加于2011 年5月14日5时48分pm — 1 条评论

“放养”原则培育健康宝宝

“放养”原则培育健康宝宝



双城



在美国留学时,非常羡慕美国孩子的强悍。他们下雨时基本不打伞,只是把抓绒衣的帽子往头上一罩,风里雨里依旧闲庭信步。入冬树叶纷纷凋落,寒风中他们依旧只穿单衣单裤。棒球和橄榄球都是孩子们流行的运动,经常看到女孩子也掺在男孩子中间摸爬滚打。最震撼的是有一次大雨之中,一群孩子“嗷嗷”叫着在草地上俯冲而过,任凭泥水湿透衣衫。那仰天长啸,旁若无人的豪气,令我无比羡慕。我下定决心,我的孩子将来也要这样。



妻子的观念与我不谋而合,我们对儿子采取了“放养”的原则。每天我们吃过晚饭,都带他去社区公园,或是操场上玩耍。任他恣意奔跑,或是挖沙、玩土。周末则带他去户外游玩,让他充分发泄精力。这样的放养果然有效,儿子没病没灾地长成了一个虎头虎脑,精力充沛的小男孩。当然其中也不乏周折,尤其是周围人观念的冲突。比如幼儿园的老师总觉得我们冬天给他穿得太少,甚至当面批评我们不关心孩子。我们则觉得别的孩子穿得实在太多,包裹得严严实实简直没法活动。实际上儿子穿得跟大人一样厚,何况他从来没有抱怨冷,也没有冻出毛病。跟国外的孩子相比,… 继续

xintian添加于2011 年5月13日1时00分am — 4 条评论

赔欧钱或者100!

继续

xintian添加于2011 年5月11日8时21分pm — 2 条评论

今天终于能冒泡了,站长庆祝一下吧!

今天是2011年5月11日。

 

昨天达内还问我,妈妈,你能不能让我考察考察澳钱?

 

妈妈去过澳大利亚,没见过澳钱。

 

那爸爸有澳钱吗?

 

爸爸也没有。

 

那谁有澳钱?

 

ANDY姐姐的爸爸。

 

ANDY姐姐?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7岁的姐姐啊。

 

今天鬼使神差地,居然就打开了万象。

 

站长大笑三声……

 

我也很高兴。

xintian添加于2011 年5月11日8时00分pm — 2 条评论

掌笔记(29):《海南鸡饭》和同性恋(上)

同性婚姻合法化,最近在澳洲“甚嚣尘上”,惹得那天HANNA的老公拉我在一边,严肃地谈了半天。我原来对这个议题比较懵懂,那意思是说无所谓。可不知道为什么,听菲律普这么一说,把我整得也“好严肃好严肃”,并且相约,这次州选举,一定要把票投给基督教的那个小党。原因是现在新州的几个大党,也都有这样的意思,让同性婚姻合法化。

关于同性恋这个东西,我作为知名的人本主义者,一直的态度都比较暧昧。也大概因为这种暧昧的态度,也常有“圈内的”把我引为同道。关于类似的误解误读,我的基本态度也是无所谓。

刚好前两天看了一个关于这个议题的片子:《海南鸡饭》。又勾起我说话的意愿,想谈谈这个。

《海南鸡饭》,张艾嘉主演的一个新加坡的片子---我本是冲着海南和鸡饭去的,却没想到撸了一手的鸭毛。故事大概情节是这样的:“被丈夫抛弃的单身母亲珍独自养大了三个儿子,她在新加坡开了一家餐馆其主打菜是用祖传秘方调制的海南鸡饭,餐馆生意不错,珍很欣慰。但是珍平静的生活却因为儿子打破了,老大丹尼和哈里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这对幻想儿孙满堂的珍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为此她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了小儿子…

继续

john添加于2011 年3月14日10时15分pm — 1 条评论

过眼录(1):贾樟柯的《海上传奇》

下午难得清闲,躺在沙发上,一个人静静地看这个片子。

一部关于上海的片子。影调故意调的很灰,灰的发青,彩色也彩得很勉强,有点黑白老照片的意思。说到上海,似乎是一定要怀旧的,一怀旧,调子就得往发灰发青的那个方向上靠。其实也是挺俗套的一个选择。类似的“匠心”还是太常见。---我是想你要把上海拍出来,艳的像朵牡丹花,那倒真要有意思了。

整个片子还能看。没有睡着。片子也剪得没什么“花头”。有些跳接也是这一代电影老青年的惯例---向戈达尔致敬什么的。学到的都是戈达尔的形式,而没学到戈达尔的革命。没事儿就向新浪潮致敬,自己倒随波逐流的蛮安逸。我现在是愈发觉得,70后这拨老青年艺术工作者,是在前后左右中,最没出息的一代。不只是说别人,我自己也很自卑。既然这波人已经在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也就无法避免的成为艺术中最庸俗的一块。

回到《海上传奇》这个片子。它的基本剪辑的结构,就是采访加音画。采访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大概挑的都是自以为有趣的段落,互相之间没有干系----这又讨巧了:符合了上海的某种伪蓝调的所谓“腔调”。。。。“上海是一座有腔调的城市。”--…

继续

john添加于2011 年3月1日1时58分pm — 无评论

关于

申赋渔新书《光阴》

小信文集
玛拿西 (一)
玛拿西(二)
玛拿西(三)
玛拿西 (四)
爱如死之坚强(一)
爱如死之坚强(二)
爱如死之坚强系列 - 二条(一)
爱如死之坚强系列 - 二条(二)
阿江的爱情
阿江的爱情 (二)
很多年前的春节
小镇医院
失而复得的温柔
非驴非马---山寨版四海人物志【疙瘩叔叔】
山寨版四海人物志【杜贝贝】
我把温柔丢了
林黛玉的命
说说那位人淡如菊的女子(一)
说说那位人淡如菊的女子(二)
说说那人淡如菊的女子(三)

申赋渔文集
四季——寻找失去的田园牧歌
新西兰椋鸟
找肉
志远
那年惠山诗会
大 舅
清明——生活太沉重,还是谈点诗意的吧
断 指

JOHN文集
夜宴(上)
夜宴(下)
英格兰(上)
英格兰(中)
英格兰(下)
日本馆子
新年
假期
虚弱
今天
我的印度兄弟(上)
我的印度兄弟(下)
我的印度兄弟(续)
中秋
采访
做梦
关于灵魂的二三事(上)
关于灵魂的二三事(中)
关于灵魂的二三事(下)
文学何为?
公丁香(上)
公丁香(中)
公丁香(下)
内心的境况(1)
内心的境况(2)
内心的境况(3)
内心的境况(4)
内心的境况(5)
高兴(上)
高兴(中)
发个旧作:长诗九.一一>>(上)
发个旧作:长诗<九.一一>(下)
再见(上)
再见(下)
米奇的富朋友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1)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2)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3)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4)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5)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6)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7)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8)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9)
关于电影的文学笔记(1):开笔
四海人物志之七:我的名字叫MARK
四海人物志之三:老陈
四海人物志之四:小杨
随便写几句:论坛和博客
贴两首诗吧:<世界>之30,之29
关于电影的文学笔记(2):电影,文学和诗
四海人物志之五:J的故事
随便写几句:写着写着就开始形成风格了
随便写几句:小人物的"大"与"小"
回忆昨天:和一条狗的两次相遇
端午
随便说几句:说说八十年代
随便说几句:就说怎么会挺伤感的

© 2024   Created by john.   提供支持

报告问题  |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