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的博客 (50)

掌笔记(22):帕斯的《印度札记》之一

我现在也是有病,不管是看啥东西,但凡发现有那可以给民主呀,西方呀,美国呀,自由呀,法制呀等等这些个“普世价值”(或者自诩的普世价值)抹黑的东西,心里就会有种难言的兴奋:“瞧瞧,看看,我说过的吧,这鸡蛋里一准得有骨头。又让我挑着了吧。”

 

节尾的时候,翻了一下OCTAVIO…

继续

john添加于2011 年1月5日5时53分pm — 2 条评论

杜可风怎么谈舒淇

  杜可风,如雷贯耳了,应该是华语圈内NO.1的摄影师。也是澳洲人。拍过什么。拍过《花样年华》。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在技术上基本上堪称完美的一个片子。

 

杜20多岁从澳洲去了香港。然后有了现在这个中文名字。今天早上看了人物周刊对他的一个专访《杜可风:拍电影犹如与生活相爱》。感觉就是一澳洲版的贾宝玉。里面有几句说舒淇的。觉得说的很到位。

 …

继续

john添加于2011 年1月1日10时58分pm — 5 条评论

《非诚勿扰2》

冯小刚也是高产,上半年《唐山大地震》才完,下半年《非诚勿扰2》又出炉了。

基本上就是说冯导利用一下这小半年的时间赚俩钱儿花。就像我现在利用去教会前的20分钟“空挡”写俩字。写“影评”。相当放松的一个状态,除了时间上有点小小的紧迫。其实就是挤话玩,姓冯的则是挤出个片子,伪“贺岁”。

根本上就是一个烂片。我昨天晚上看的时候,还是没有“颠覆”自己的“半小时黄金律”。----我的意思是说,现在看电影超过半个小时准睡着,哈喇子淌到地毯上,流成细细的一线。。。对一个常年失眠的人,我发现电影,当代电影比安眠药要神奇。---老爷子曾给我一个治疗失眠的偏方,就是闭上眼睛,然后把你的视觉注意力集中在脑海里的一个静止画面上。现在我发现活动画面也具有相同的功效。

里面有些台词看似真诚。像是出于王朔的。有点愤世嫉俗那个劲儿。就觉得王朔这二年可能混的也磕碜,所以还能说两句人话。

 

王的电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省钱,低成本。因为主要是靠台词“提气”,只在海边山上的一个小房子里拍拍弄弄,就基本解决了大半了。室内剧的电影版。没什么外景,大钱就省…

继续

john添加于2011 年1月1日8时38分pm — 6 条评论

回国购书记(中)

先锋书店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这么一家南京的书店。后来做的风生水起,有模有样,成了一处南京新的精神地标。门口的那行小字,至今记得,(后来被我写进了小说里),显系高手所为,那行小字那样定义天南地北的读书人:大地上的异乡人。

先锋书店老店在南大南门一出去的广州路上。我五年里第一次回国,这里当然也是五年里第一次去。南大南门广州路一带,说来也是本城的一处文化圣地,充斥着二手书店,成人用品店,盗版碟店,令附近的莘莘学子们流连忘返。这次去,心里还是有准备的,但仍没想到变化的这么快。卖DVD的盗版碟店已基本上倒光了,余下一家独苗退守楼上一个几坪大的小夹层。下面用来出租。我迈着有节奏的步伐,踏楼梯而上,见老板圈着手坐在那里打瞌睡,肩上落着一只狗娃在那里吐吐沫。他睁眼,有几分眼熟的,打了个浑沦的招呼。旧碟如海,一张一张竖在木匣子里,看不到尽头的样子。顿时失去了翻看的兴趣。双手这就支着木匣子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有那么点意兴阑珊的意思。。。接下来是一知识分子模样的男人登场,小衣服穿得挺齐整,瘦瘦的,“文质彬彬”,开始手里拿了张法语的DVD,问有没有西班牙语的,接…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12月4日11时47分am — 2 条评论

回国购书记(上)

上个月,写过一篇《回国摸书记》。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刚好上个星期从南京寄过来的书终于等到了,这里就再写上两笔。

说起来,悉尼买中文书算是很方便的了。TOWNHALL的那家kinokuniya的中文部,我以为进的书还是不错的。那么小,但还能适应我在书上比较刁钻的口味,我觉得已经挺难得了。价格而言,这家店是这样的,以书本的人民币定价乘以0。42,变成澳币的价格。尽管换算下来,书的价格还可以支付的起,但想想还是很不划算的。以一本30元的书为例,乘以0.42后,变成12.6刀的澳币,而现在澳币币值比较高,和美元基本持平。那么这12.6刀基本相当于人民币80多元,这就很不划算了。所以这次回去看到当当网上那么多的品种,那么多的折扣,真的很兴奋。一回去就趴在电脑前搜书,边搜边在心里换算澳币的价格,想想30元的书乘以0.75的折扣之后,再除以6.5,那真就是一杯咖啡的钱了。

当然买书的时候顾虑也还有。年纪越大,就容易不自觉地想到一些东西的未来,不再像以前那样玩命的囤积。比方书。即便在未来的二三十年,网络还能给书留有一定的…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11月28日6时57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21):《真水无香》(下)之闽药三则

舒婷的《真水无香》,主要是鼓浪屿的人与事。偶尔也会斜溢出来,记点怪力鬼神。中国乡间的医药向来和神鬼不分家。说不清楚谓之神秘。如果卸掉神秘的部分,中医药大约也就不成其为中医药了。



事事要搞清楚,这是来自于近代科学的观念与信念,甚至成为信条。当然这也是来自于近代科学的自信。近现代科学高歌猛进,可以上天揽月,下海捉鳖,风头正劲,聛睨一切。它有一个标杆,凡是不能为其既有的科学经验所揭示的,即为伪科学。伪科学倒也罢了,因为我们向不认为科学是何等神圣不可侵犯之物---然而他们的意思却是在说,伪科学即是伪真理。何其可笑。关于这样的自信乃至狂妄,我无话可说。这世界既有其不可知的存在,并且不可言说---这其实也是一些人真真切切的经历,血肉和空气。却仍不足为外人道。



这里照例引舒婷的《一手拿圣经一手拿枪》一文。她写的是关于闽药的,也夹在这本名叫《真水无香》的散文集子里。



顺便说一下,这个朦胧诗主将的文字,越老越朴实无华,让人读的亲切。不再有那“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的撕心裂肺。到底是老了。哭也没了气力,换成时常微笑。



以下是文章的引文:…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8月14日3时02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20):《真水无香〉(上)

读舒婷的<真水无香>

一本写鼓浪屿的小书,忙里偷闲的翻了一个下午.挺好看的.舒婷是朦胧诗的主力战将.和北岛,顾城,杨炼等并称.是新时期中国文学开风气之先一代才女.我接触其诗已经很晚,要到了上世纪的九十年代.觉得其诗从风格上稍显过时,但难掩其间充沛的才情.

而九十年代中期,舒婷已经改写散文了.…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8月14日3时01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19):海豚湾(下)

关于日本人的饮食,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较,他是那日本的传统饮食和我们中土的做比较,以暗示其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和渊源,他说:"...如味鱛汁与干菜汤,金山寺味鱛与豆板酱,福神渍与酱疙瘩,牛蒡独活与芦笋,盐鲑与勒鳖,借相似的食物也.又如大德寺纳豆即咸豆豉,泽庵渍即福建的黄土萝卜,蒻蒟(音弱句)即四川黑豆腐,刺身即广东的鱼生,寿司即古昔的鱼鱼乍,其制法见于<齐民要术>,此间又含有文化交通的历史,可资研究."



说起来,日本人的东西和中国人的东西,总是在似与不似之间,这部分说明了文明在交流过程中的转换问题.闲话少叙,回到<海豚湾>.就说在日本太地町这个地方,每年有成千上万条海豚被捕猎.其中除少部分提供给了各地的海洋馆,那么剩下的海豚又到哪里去了?



被吃了!被生吃了!



这是一个让人极为惊异的举动.但我们相信日本人能做的出来.作为日本人的邻邦我们了解这个民族在拘谨谦恭的外表下所内聚的原始性,以及那种极为原始的暴发力.在这里周作人的又一个说法很有启发性,他说:"关于日本民族的问题....说他…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8月14日3时01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18):海豚湾(中)

几年前,一个挺熟的朋友问我:“你们中国人真的吃狗肉吗?”“吃。”我回答的很平静,“那只是我们的一种饮食习惯,和你们没事儿喜欢吃蜗牛什么的没区别。”他听了之后一脸的愕然,而我则是一脸的坦然外加不以为然,心里还一个劲儿地骂:“装什么大头苍蝇,又想从俺们这儿找优越感了?!”



此前我和狗没有过什么特别的接触,直到有一年去新洲的一个牧场过圣诞节,才真正和那里的一条牧马犬有了分分钟厮混在一起的经历,也是从这次经历中真正体味到为什么人常说狗是有灵性的动物。。。。。当你从这种经历当中突然意识到了狗的这种灵性其实和人的所具有的智能和情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突然意识到了人和狗之间可以达到的那种交流的深度,你才能幡然醒悟到吃狗肉是何其残忍的一件事情:你吃的其实不是那种定义为肉的无知无觉色彩鲜红的有机体,你吃的是一具同样有情感有知觉的生物的遗骸,这时候,人的处境其实比专吃腐肉的豺狗强不到哪里去。



话扯远了,重新回到《海豚湾》。关于海豚的智力水平或者极言之,其灵性水平,早在古希腊时代,人类就有相当的认识,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那个年代,人们便被禁止捕猎海豚。而千百年来,关于海豚…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8月14日3时00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17):海豚湾(上)

昨天,因为在网上发了篇<日本馆子>,就有人问:你倒底在日本馆子里吃了什么?我本来是打算写出一点氛围的,结果某些"读者朋友"关注的方向比较实在:吃了么?哎你倒底是吃了没吃?今天机缘凑巧,刚好看了个美国人拍的纪录片,中文名字<海豚湾>.它告诉了我们在日本餐馆里面,我们可能吃了什么,以及可以避免吃什么.…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8月14日2时58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16):[知堂回想录]:周作人是怎么看日本的

周作人后来在伪政府里面任了伪职,任了伪职也就意味着和日本人合作,和日本人合作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汉奸.作了汉奸就只能被踩在脚下,永世不得翻身.…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8月14日2时56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15):[知堂回想录]:诗与"诳话"

早上翻周作人的<知堂回想录>,第四卷里的<拾遗>,讲到回想录的难写,"因为回想录必须具备诗与真实",而周本人实在是个趣味了了的老实人,"只有真实没有诗",所以他自觉写回想录的条件不够.



周自认没有诗才与诗趣.但<知堂回想录>通篇看下来,却也别有韵味.我倒愿意把它看成是另一种形式的"长诗","口语诗",因为他这个<回想路>通篇看下来,有着溢出于文字之外的光芒,尽管这光芒比较暗淡比较晦昧,但自成一格,在中文里,相类似的文本是不多的.想起罗伯特-格里耶的客观写作和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觉得和周的这种写法颇有些投契的地方.这种老老实实的写法,看似简单,其实不易.你要以一种平实的态度还原(原本就相当平淡的)生活,同时又不让人读的乏味,至少你个人的经历要相当的独特,你的个人经历要有"诗境",或者说要有相当的"传奇性"在里面.人要愿意随着你身世的沉浮起起伏伏的蔓延开去.如果个人经历平白寡淡,再一味的"淡"下去,文字就变成口水了.



回想录也就是回忆录吧.当然"想"比较"忆"而言,会有更多理性思索的意思在里面."忆"更多…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6月19日10时46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14):两条谚语

央视一套下午时段正在播韩剧<乞丐王子>.这里比中国刚好早两个小时,我下了班打开电视,刚好看上.以前对电视剧之类的相当排斥.这两天看了几集还挺有意思的.说是兄弟四个光棍汉,住在一起活的挺艰难的.其中老大深沉,老二活跃,老三"蔫儿"..虽说是一个家里延下来的遗传基因,可各自的性格却各有千秋.(正常呵.)就说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最不起眼的老三"开始约会了",整的一家子上上下下都挺红眼的,这时候老二啪的一下,酸不溜楸地甩出一句韩国谚语:"真是温顺的狗先爬上热炕呀."就着当时的情形,再参照一下自己身边的"案例",这句话听上去还真挺有意思的.就说人的性情好一点,乖巧一点,低调一点,真是占尽便宜.韩国天冷,估摸着这句话也不是空穴来风:低调的狗肯定最先挤进主人的热炕,狡猾狡猾地....



过后我稍稍想了想,中文里好象还真没有对应的话.中文里面一般总是以劝谕与恐吓的形式要人"做狗要低调一些",还没有说直接牵了一条温顺的狗样板来.



我有时觉得,在谚语里面,也包括在我们更常见到的"段子"里面,往往以浓缩的形式体现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智力水平.而当这种浓缩的智力活动…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6月19日10时42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13):读李安(上)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6月19日10时39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12):波兰斯基(下)

波兰斯基这档子事被搬家给岔掉了,在脑子里怎么接也接不上.



波兰斯基是个犹太人.不知道为什么,不管犹太人在世俗生活中有多么的拔尖,似乎都无法避免那种宿命的悲剧感.我以前干活的老板是南非移民过来犹太人,当然很有钱,天天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店里的活计一般都交给别人打理.但弄着弄着这人就消失了,店也卖了,婚也离了,在悉尼连块立锥之地都没有,最后当人马仔去了上海.说是在皇冠赌场一夜之间输了好几百万,连裤衩都输没了.后来接手的光头,也是挺精明强干的一犹太人,可就是"命运多舛",52岁那年,女儿疯了,儿子割腕自杀,死在自己家的卧室里,血淌了一地,甚至渗透了楼板.可以说,我所亲历过的犹太人,不管外表多么光鲜,似乎都有一条隐隐不安的无名链条贯穿在他们的命运里面.…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6月19日10时36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11):波兰斯基(中)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6月19日10时33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10):波兰斯基(上)

挺危险的一个人.半年前从KINOKUNIYA订了本他写的<波兰斯基回忆录>,还没读到他诱奸幼女这一段就放下了.并不是因为他写的不好.回忆录写的还不错,一口气读了一二百页,然后被什么事情打断了,就再也没有续下去.前两天看新闻看到他在瑞士被抓了.回过头来看他的回忆录,专门看他"犯事"的这一段,想弄明白这人倒底干啥了.读来读去就觉得这是个挺没边际的人,那种因为在现实中极端糊涂而被称为"艺术家"的人.



如果放下道德评判,读他写的故事会觉得挺有趣.比方说,他写他带一个心爱的姑娘出去兜风:"我贪婪地欣赏着...感到自己是全世界的主人...我威风凛凛地骑着轻骑.......半路上,我感到有好长一段时间她的手没有搂着我的腰,我便回头张望,发现她已经不在我的后面....她在人行道上等我.她没有受伤,而且向我投以农村姑娘一样天真,烂漫,甜蜜的微笑"



就是这么挺荒唐的一人,因为"从事艺术工作",他的疯疯颠颠和才华混合在一起,组成一种时而古怪时而令人消魂的魅力元素.在其间,这个人因为荒唐所造出来的罪孽似乎显得无足轻重了.这在"艺术家"这个群体里是常见的事.现在整…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6月19日10时30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9):国学热(下)

下面想谈谈我对国学热的看法.



国学热大概并不新鲜吧.记得13,4年前,在国内出版界就有一个小小的国学热,对民初的一些国学大师的学术著作进行"重新挖掘",这主要就包括了陈寅恪等人的著作.再往前,88年左右的文化热,也波及到当时的海外风行的新儒家----其中就包括王财贵教授的老师牟宗三.



我个人90年代初开始比较系统的读中国思想史.这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经史子集;一是那个年代关于中国思想史的教科书.我不知道现在的教科书怎么评价中国古代思想的,那个年代的教科书基本还是遵循五四开启的西学(马克思)为体,中学为补的写法,强调批判,言及继承.还是辩证法里的扬弃说的理路.就我而言,觉得这个理路尽管太套路化了,但基本观点还是可取的.任何事物都有精华有糟粕,用王朔的话说:"破四旧是把脏水和孩子一起泼了,恢复传统文化是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捡回来吗?"



现在的事情比较有意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国学的地位也看着见长,大有全盘复古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de产生似有相当强劲的政治力量在后面支撑.我个人觉得,说到中国传统国学,有很多关于人际人伦和人格的训导都还是不错…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6月19日10时28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8):国学热(上)

在网上看新闻,看到一条,关于王蒙的,说是王蒙到北大演讲,开始是谈现当代中国文学的,不知道怎么就谈到了国学热.



"在谈到国学热时,王蒙对近期南京某小学在开学典礼上,让小学生穿上古代服装在太阳底下念《三字经》的事感到匪夷所思,“我有一点儿糊涂了,出什么事儿了?”"



据说,王的这个观点在北大受到追捧:"王蒙幽默的演讲赢得台下掌声一片"



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北大也是急先锋吧,所以王的观点在这里有市场也不奇怪.



无独有偶,说到国学热还有一个相关联的事情.上个星期的周末是澳洲举办的第一届孔子节,在SYDNEY的BURWOOD…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6月19日10时26分pm — 无评论

掌笔记(7):老妈蹄花

一个记录片,关于艾未未一行赴川声援谭作人,结果被拘的记录片。我一开始觉得肯定是倾向性比较强的片子,所以挂在网上很长时间,也没看。昨天晚上无意中点开了,竟然一个多小时的片子就这么看着看着看完了。不时的笑,不时的“酸楚”,不时的“急”,最终趋于消解和平静。



依然觉得是一个倾向性很强的片子,但说到底还是一个不错的片子。



或者说记录片本身根本无法摆脱主观视角的局限。很有意思,这个片子里不时出现公安系统的摄像机和艾未未他们对着拍,不时出现两台摄像机你盯着我,我盯着你,"怒目而视"。我在想,理想的情况是把公安部门记录下来的这一部分素材,和艾未未他们的这部分“揉”在一起剪辑.那样会更客观,更全面一点,或者也会让我们看完后,感到更绝望一点.



同意艾未未在电梯里的那个判断:"这个社会会有更多的杨佳的."(袭警案中,杨佳手刃六警.)因为这个社会不讲理.或者说,这个社会特别会假装讲理.这种假装讲理比不讲理更可怕一点----因为他会让你感到窒息.



觉得艾未未的表现相当可爱:一个对法律一知半解的这么一个从美国回来的中年愤青,关键时刻全靠上佳… 继续

john添加于2010 年6月19日10时24分pm — 无评论

关于

申赋渔新书《光阴》

小信文集
玛拿西 (一)
玛拿西(二)
玛拿西(三)
玛拿西 (四)
爱如死之坚强(一)
爱如死之坚强(二)
爱如死之坚强系列 - 二条(一)
爱如死之坚强系列 - 二条(二)
阿江的爱情
阿江的爱情 (二)
很多年前的春节
小镇医院
失而复得的温柔
非驴非马---山寨版四海人物志【疙瘩叔叔】
山寨版四海人物志【杜贝贝】
我把温柔丢了
林黛玉的命
说说那位人淡如菊的女子(一)
说说那位人淡如菊的女子(二)
说说那人淡如菊的女子(三)

申赋渔文集
四季——寻找失去的田园牧歌
新西兰椋鸟
找肉
志远
那年惠山诗会
大 舅
清明——生活太沉重,还是谈点诗意的吧
断 指

JOHN文集
夜宴(上)
夜宴(下)
英格兰(上)
英格兰(中)
英格兰(下)
日本馆子
新年
假期
虚弱
今天
我的印度兄弟(上)
我的印度兄弟(下)
我的印度兄弟(续)
中秋
采访
做梦
关于灵魂的二三事(上)
关于灵魂的二三事(中)
关于灵魂的二三事(下)
文学何为?
公丁香(上)
公丁香(中)
公丁香(下)
内心的境况(1)
内心的境况(2)
内心的境况(3)
内心的境况(4)
内心的境况(5)
高兴(上)
高兴(中)
发个旧作:长诗九.一一>>(上)
发个旧作:长诗<九.一一>(下)
再见(上)
再见(下)
米奇的富朋友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1)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2)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3)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4)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5)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6)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7)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8)
写写我当年的"流浪":小白烤肉(9)
关于电影的文学笔记(1):开笔
四海人物志之七:我的名字叫MARK
四海人物志之三:老陈
四海人物志之四:小杨
随便写几句:论坛和博客
贴两首诗吧:<世界>之30,之29
关于电影的文学笔记(2):电影,文学和诗
四海人物志之五:J的故事
随便写几句:写着写着就开始形成风格了
随便写几句:小人物的"大"与"小"
回忆昨天:和一条狗的两次相遇
端午
随便说几句:说说八十年代
随便说几句:就说怎么会挺伤感的

© 2024   Created by john.   提供支持

报告问题  |  用户协议